新疆都市報(記者丁玲報道)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六道灣街道克拉瑪依東路社區蟠龍居小區是一個無物業管理小區,但這個小區的居民卻在2年時間里將小區管理得越來越 好。平日年輕人上班,就由老年人管理,而老年人的管理觀念陳舊,年輕人則會將新的想法補充進來。在這個小區里,大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大家的目的就 是讓小區更好。”
10月19日,記者走進蟠龍居小區。小區分為東小區和西小區,中間隔著一條巷道,東西小區內的車輛停放整齊,但美中不足的是西小區的大門已經破爛不堪,完全關不上。目前居民們正在忙活著給西小區換個新的帶門禁系統的大門。
“大概2年前小區物業公司撤出后,小區就一直沒有物業公司,居民們會偶爾管一管。之前都是退休的居民在管理,像小區活動室里的凳子、跳舞的音響,還有居 民們冬天掃雪的工具,都是由退休居民號召大家將家中的廢品聚集到一起賣了所得的錢購買的。2014年4月,居民自發買了鎖,用來鎖小區大門,一些居民還沒 領到鑰匙,6號樓一位80歲的居民每天早上6點多就起來,在小區大門口給大家開門,發鑰匙。”居住在10號樓的黃女士說。
但退休居民的 能力畢竟也有限,2014年5月,居民張翼建立了微信群,并在小區貼了通知希望大家加入管理小區。從那以后,小區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居民們都從微信群得知, “大概在2014年8月,有戶居民上班忘了關煤氣,坐到公交車上才想起來,他就在微信群里說了,居民就去培訓班將他家孩子喊回來,開了門把煤氣關了。也有 居民撿了鑰匙,就會拍了照片發到微信群,失主看到就會來認領。”李女士說。
微信群的建立,使越來越多的年輕居民加入到了管理小區的行 列。“之前大家都不認識,但現在見面都會點頭打個招呼。就像我和張翼,剛開始他在通往小區的巷道安裝了鐵鏈并上了鎖,小區居民用鑰匙開鎖,車輛才能通行, 那時候我覺得麻煩,覺得他事兒挺多的,但后來發現他很熱心,慢慢地我們的關系也變好了。前段時間我們還一起在小區里劃了停車位,規范小區的停車。”居住在 9號樓的董強說。
大概10天前,張翼又開始忙活著給西小區換個大門,“半年前大門壞了,居民們自己焊了一下,湊合著用,2個月前,門就徹底壞了,關都關不上。自從大門徹底壞了,小區內已經丟了兩輛自行車,也有居民們的私家車被劃的事情發生。”居民陳先生說。
3天后,新大門就會安裝,而張翼卻又開始琢磨,怎樣才能讓小區里的路燈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