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河南頻道1月20日訊 大河網-河南日報報道:物業管理企業伴隨著房地產業發展而產生,其健康發展有助于提升城市現代化管理水平,也是規范房地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物業管理公司在夾縫中生存,有待于各種政策支持才可迎來發展的春天。
令人頭疼的“物業費”
省會鄭州首批高檔住宅小區之一的明鴻新城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起初由德億物業管理公司管理。后期小區經常停水、停電,污水泛濫,垃圾成山,導致業主自發組織堵路上訪不斷。”小區的老住戶回憶說。據統計,當時小區住戶的收費率只有30%。
2006年,擁有二級資質的河南天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接手小區物業管理工作,如今業主滿意率達90%以上。“我們從小區業主利益出發,對小區安全、垃圾清理、管網老化等問題都做了改進,物業費收取難有了很大改觀。”1月17日,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春平解釋了其中原因。
物業費收取難已成為阻礙物業公司發展的絆腳石。早期建成小區在供水、供電及房屋維修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業主產生抵觸情緒,成為物業費收取難的原因之一。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由于部分居民對物業管理認識不到位,或是將開發商應擔責任(如房產辦證難、房屋質量差等)轉嫁給物業企業,都增加了收費難度。
物業企業在夾縫中生存
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發布的報告顯示,除物業費收取難外,諸多問題致使物業管理企業在夾縫中生存。
用人成本增加、稅收偏高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物業管理行業仍按照多年前政府制定的收費標準執行,不斷上漲的物價和勞動用工成本,使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物業管理企業綜合稅率達8%~9%,也讓薄利行業的物業管理企業難以承受。
企業規模小、資質低,難以發揮綜合優勢。目前物業管理企業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小, 資質等級低,難以發揮群體優勢等問題。以鄭州市825家物業管理企業為例,擁有一、二、三級資質的企業分別為6家、50家和769家。
從業人員素質低、流動性大也是一大問題。作為勞動密集型新興行業,至今沒有完善的行業標準,從業人員多為農民工或下崗職工,加上人員工資低、社會保障不到位,辭工現象嚴重,工人流動性較大,管理難度較大。
此外,物業管理服務企業職責偏離。物業管理主要包括對房屋及公共設施等的維護、保養和管理及提供各種便民服務。
而在走訪過程中,大多數物業公司日常業務卻糾纏于收取水電費和催繳物業費。《物業條例》規定,物業企業代收相關費用應有報酬,在現實中又難以落實,物業如未按時收齊費用,甚至會停水停電停熱,致使物業左右為難。
多策并舉推動和諧物業發展
2011年12月14日,天和物業黨支部獲批,成為鄭州市屈指可數成立黨支部的物業管理公司。當月,在搶修小區暖氣管網的過程中,以黨員為首的搶修隊日夜奮戰,確保小區繳費居民用暖。
天和物業公司有600多名員工,其中不乏黨員。“我們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成立黨支部,這是探索與小區居民和諧相處的新舉措,可以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服務意識。”張春平表示。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馬明華認為,天和物業成立黨支部是新形勢下物業管理公司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高物業企業從業人員素質,造就優秀物業管理人才,促使物業管理上檔次和水平。
物業管理是具有良好前景的行業,馬明華建議,要改進稅收征繳方法,減輕企業負擔,調整物業企業收費標準,以優秀物業為龍頭,培育一批領航企業,政府應加大協調和監督力度,為物業管理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物業管理企業也要加大公開、透明力度,讓居民享有知情權,建立企業和業主良性和諧收費關系,即‘收費明確—服務到位—業主滿意’,在為小區居民創造和諧環境中迎來發展春天。”馬明華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