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記者鐘秀玲報道)為緩解烏魯木齊市中心“停車難”等問題,
去年6月9日,烏市就召開了調整機動車服務差別化收費標準聽證會,將原不分區域每小時1.5元調整為一類地段每小時3元,二、三類地段每小時2元收費。烏魯木齊市發改委副主任馬懷新說,從烏魯木齊現行停車收費標準執行情況來看,這一價格水平對停車需求的條件作用不強。
此次方案提出,“一類地段白天停車的收費由現行的每小時3元調整為5元,二、三類地段白天停車由現行每小時2元調整為4元”。馬懷新說,此次方案就是借鑒內地城市的成熟做法,充分利用價格杠桿的作用,通過調整差別化服務收費,減少車輛停放時間,減輕中心區停車壓力,引導人們轉變出行方式,緩解城市中心區停車難、行車難、交通擁堵等問題。在整個聽證過程中,22名聽證代表中21名明確表示“同意”。
馬懷新認為,通過調整停車收費,鼓勵單位、小區、地下停車場向社會開放,提高停車資源利用率,彌補停車泊位不足;鼓勵社會投資建設停車場,緩解停車設施總量不足的問題。
據烏魯木齊市中山路機械立體化停車車庫成本核算:共有停車泊位547個,每天停車1941次,停車周轉率3.55次/日,停車場設施折舊2.82元,水、電、暖、人工工資等1.48元,每次停車單位成本4.3元。調價后,大部分停車場經營單位可扭轉虧損,合理盈利,有利于調動企業積極性,鼓勵社會投資建設專業停車場,緩解停車泊位不足的矛盾。
如果建議方案通過,烏市還將實施配套措施,逐步改變現有停車服務收費方式,實現由傳統人工收費向智能化收費方式(POS機等)的轉變。
聽證方案:夜間停車最高不超過10元
一類地段白天停車費用由現行每小時3元調整為5元,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費;超過1小時不足半小時按半小時計費,每半小時每車由現行2元調整為3元收費;夜間停車按1小時每車1元收費,最高不超過10元收費。二、三類地段白天停車,由現行每小時2元調整為4元,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費;夜間停車按1小時每車1元收費,最高不超過10元收費。
機場、火車站、旅游參觀景點停車場的停車收費標準,分別按照自治區及烏魯木齊市發改委規定的收費標準執行。智能化立體的公共停車場另行制定停車收費標準。其他各類停車場收費標準仍按照現行規定執行。以上機動車類型劃分以車輛行駛證核準車型為準。白天時段為(北京時間9:00—22:00),夜間時段為(北京時間22:00—次日9:00)。
觀點交鋒:聽證會代表建議完善制度
消費者代表、烏魯木齊市婦女聯合會王瑩:總體上支持此次調價,但希望能在“差別化”上進行細分。比如在一類地區停車1.5小時,每車需要8元,在二、三類地區停車1.5小時,每車也需要8元,那么這個“差別化”該如何體現呢?
經營者代表、烏魯木齊銀都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經理趙瑜:同意價格調整。應該利用價格杠桿,減少車輛停放的時間,讓更多人選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專家學者代表、新疆農業大學機械交通學院葛炬:聽證方案差別化的政策不明顯不突出,一、二、三類應更加細化,一類可以提高到6元,中心鬧市區就是要高收費;二、三類地段可以低一點。還應進一步實施差別化停車,采取累進制收費方法,停得越長收費越高。否則,不痛不癢沒有效果。
消費者代表、烏魯木齊市消保科韓曉軍:原則上不同意調價。我做了一個小調查,按高檔車車主、中等車車主,無車市民三類進行了調查,在調查人群中,堅決反對的占30%,有40%的調查人員認為中心城區應該漲到一定程度,與二、三類地段拉開一個檔次。還有一部分沒有車的市民,擔心停車費調整會有其他連鎖漲價反應。同時,應公開停車收費的收支用途,接受公眾監督。
連接:整停車費緩解交通壓力
截至
事實上,通過調整停車費來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做法,并不是第一次。
地段分類
一類地段 為人流集中道路,包括:中山路、人民路、紅旗路、民主路、建設路、建設西路、文藝路、解放路、健康路、新華北路、長江路、友好路、光明路、揚子江路、奇臺路、錢塘江路、黃河路、黑龍江路、南湖南路、南湖西路、和平路、西北路、龍泉街、五一路、伊寧路、棉花街、爐院街、阿里路、經二路。
二類地段 為人流一般道路,包括:新華南路、西虹路、鯉魚山路、克拉瑪依路、新醫路、新民路、紅山西路、幸福路、體育館路、北京路、南昌路、河南西路、南湖東路、蘇州路。
三類地段 為人流稀少道路,包括:除一類、二類地段以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