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報訊(記者葉曉敏 實習生姚華報道)經過新疆烏魯木齊水質監測中心為期一周的檢測,分布在烏魯木齊市四個中心城區內具有代表性的13戶家庭水質檢測結果出爐。除2戶不在城市供水管網內的家庭水硬度超標之外,其余11戶人家6項檢測項目均符合新的國家飲用水標準。目前,烏市飲用水處于安全可控狀態。
在檢測過程中,二次供水的安全問題成為市民們關注的焦點。據介紹,由于衛生監督部門在監管二次供水的過程中,卻存在一定的難度,部分居民小區的二次供水情況令居民有些不放心。
結果
城市供水管網水質沒問題
據工作人員介紹,全市范圍內檢測的13家用戶里,其中11戶在城市供水管網內的家庭,水質硬度指標均未超過每升含碳酸鈣180mg。城市市政供水系統中,最硬的水,硬度指標也只有250mg/L左右,而新國標中水質硬度限值為450mg/L。
這13個家庭分布在天山區、沙依巴克區、高新區(新市區)、水磨溝區4個中心城區。
非城市供水系統飲用水硬度超標
在位于溫泉西路南6巷的麗水花園小區,水質檢測車還沒停穩,就被該小區的居民團團圍住。居民說,你們快看看我家的水壺,水垢太多了,燒開的水呈白色,家人都不敢喝。
居民趙蘊華說,該小區大部分居民都患有膽結石,基本每家每戶都安裝有水源凈化器,燒開水的壺基本上每3個月就要換一次。
隨后,烏魯木齊水質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開始對該片區居民家中的水進行化驗分析。短短的15分鐘后,檢測人員肯定地告訴記者,這里的水并不是城市市政管網的水,硬度指標達到了每升含碳酸鈣558毫克。
據了解,創天小區附近的一個小區內,也存在類似情況,水的硬度偏高,燒出的開水沉淀很多。該小區新三棟北大院2號樓1單元301室的
據介紹,目前,在全市范圍內,只有倉房溝、七紡、天山染織廠等少部分片區由于附近存在水源,還沿用單位里以前使用的自備井水。井水硬度超標是水源的自然屬性導致的,并不是因為污染等原因所造成的。
據透露,這些片區未納入城市管網的原因除了小區所屬單位自身的歷史遺留原因之外,還存在著物業為了節省開支(不排除物業從中牟利)等經濟原因。據了解,很多使用自備井水的小區所收取的水費與城市供水的價格一樣,但自備井水未經過任何處理,其成本比城市供水要低很多。
答疑
水質硬度在450mg/L以下無損健康
連日來,烏魯木齊水質監測中心的流動檢測車在烏市的大街小巷里來回穿梭著。而每到一個小區內,新疆都市報記者聽到居民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水垢多。
據烏市水質監測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日常生活中的自來水有一定的硬度,所說的水的硬度主要是指水中的鈣鎂離子。正常情況下,在水加熱時,由于水本身的硬度較高,水中原來溶解的鈣鎂離子會形成不溶于水的鹽類成分,比如碳酸鈣、碳酸鎂從水中析出,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水垢。
“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對硬度有一個限量值,如果不超過450毫克/升都會被認可,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工作人員解釋說,“其實,人體也需要礦物質,對于正常人來說,水中含有適量礦物質,并非壞事,而利于健康。”
但水垢總會越積越多,越來越厚,因此,家中燒水的壺需要定期清理。
在檢測過程中,烏魯木齊水質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教給居民一些簡單除水垢的方法。如果燒水壺有了水垢,可將幾勺醋放入水壺中,泡一會,再進行刷洗即可去除水垢。另外,用結了水垢的鋁制水壺燒水時,放1小勺小蘇打,燒沸幾分鐘,也可除水垢。
問題
居民擔憂二次供水安全
胡家鼎說:“對二次供水的問題我很關注,但小區的二次供水池是否按國家規定進行了清洗,我們不得而知。物業從來也沒有公布過二次供水設備清洗的檢測結果,我們甚至都不知道二次供水的設備在什么地方。并且讓物業自己送檢水樣,這個過程中變數很大,很難監督。雖然現在檢測出的水是合格的,但我們心里還是有些不放心。”
供水“最后一公里”被忽視
“您知道你所住的小區有二次供水系統嗎?”在烏魯木齊水質監測中心入戶檢測水質之前,該中心工作人員對報名檢測水質的家庭進行了前期的摸底詢問。但工作人員得到的絕大多數答案是,“我不知道有沒有二次供水……”
隨后,記者又在多個小區內了解到,由于水箱等蓄水設備一般放置在高層建筑的屋頂,而且屋頂經常是鎖著的,居民幾乎都不知道水箱的具體位置,更不清楚小區的水箱是否定期清洗過。二次供水在市民中的知曉率是非常低的,有很多人認為,水龍頭里的自來水就是由自來水公司直接供給。
據工作人員介紹,由于一些小區二次加壓供水的蓄水池和高位水箱蓄水以后有沉淀,會滋生一些對人體有害的菌類,自來水在水箱中貯存24小時后,余氯(自來水在出廠前都要加氯消毒)為零。當水溫超過
2007年,烏市出臺了《烏魯木齊市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該《辦法》中已明確規定,對二次供水設施的清洗消毒每半年不少于一次,并如實記錄清洗消毒情況。
據烏市一家有二次供水清洗業務的保潔公司經理介紹,清洗一次水箱一般需要10道工序,所以收費并不低。這對于一些效益較好的新建小區來說還可以承受,對于一些效益差的物業公司而言就困難了。
烏魯木齊水質監測中心相關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由于居民小區內的二次供水設施主要由開發商或物業負責,為節省成本偷工減料、懶于維護的情況并不少見。
二次供水監管難度大
據了解,在全市的范圍內,烏魯木齊各供水公司只負責一次供水,不負責二次供水。供水公司既不擁有這些二次供水設施的產權,也沒有得到授權去管理這些設備,他們只能保證水在進入小區時是合格的,而進入居民家前的“最后一公里”,一般由開發商、物業或房產所有者等來負責。
烏魯木齊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古麗扎爾說,烏市二次供水設備目前是由各區衛生監督部門負責監督管理,然而,衛生監督部門在監管二次供水的過程中,卻存在一定的難度。
“目前烏市的二次供水主要集中在大型企業、酒店和一些高層住宅小區,我們對二次供水的單位要求一個季度送檢一次水樣,每半年必須對蓄水池、蓄水箱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洗和消毒。我們也會不定期地對二次供水單位進行檢查。”古麗扎爾說,“目前,只有規模較大的小區二次供水設備按規定清洗水池、送檢水樣等工作。并且,監督部門下去檢查時,由于二次供水設備管理的責任方不明確,物業公司和產權單位互相推諉,還有更早的一些樓宇,是在商品房出現之前建成的,沒有物業和產權單位,常常會出現找不到人的現象。”
另外,二次供水的蓄水池有很強的隱蔽性,一般都設置在地下室或高層頂樓,如果物業部門不主動到衛生部門備案,單憑衛生部門一家一家去問、去找,難度很大。對于很多沒有備案、躲避檢查的二次供水單位,衛生監督部門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呼吁
落實嚴管還需市民主動參與
烏魯木齊市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說,“單靠衛生部門的監督人員去發現、去監督,實在力不從心。建議市民主動參與,對自己所住的小區或單位進行監督,如發現管理者每年未對水箱或蓄水池進行清洗、消毒,或發現飲用水水質不良,可向衛生部門投訴舉報。”衛生部門提醒,如果飲用的是二次供水,當發現水質渾濁、有顏色、有異味、有微小顆粒物時,請不要飲用,應及時向衛生監督部門投訴舉報。
烏魯木齊市衛生監督所 2320700;天山區:2309792;沙區:5801135;高新區(新市區):7839802;水區:4641415;經濟開發區(頭屯河區):3102955;米東區:6792444;達坂城區:5919058;烏魯木齊縣:7839580
名詞解釋:為了讓住在高層的用戶用水正常,同時避免公共管網承受過大的壓力,很多小區自建半地下的蓄水池(或高層建筑屋頂水箱),通過二次加壓,將蓄水池中的水輸往高層用戶家中。二次供水是城市供水系統中最接近用戶的環節之一,直接影響到入戶水質。按照規定,蓄水池每半年就要進行一次全面清潔、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