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合提汗·阿不拉孤身一人,能夠證明其身份和生活現狀的是烏市宏怡小區宣傳欄內的低保戶資料。日前,我在這個小區采訪她時,最擔心的是往事勾起她內心深處的痛楚。
3年前的一天,吐合提汗·阿不拉14歲的兒子突然失蹤,丈夫經過幾番努力,仍尋覓不到這唯一的兒子,今年年初在郁結中死去,撇下吐合提汗·阿不拉一個人。
出人意料的是,吐合提汗·阿不拉始終微笑著面對采訪。我想,可能周圍鄰居、社區干部以及小區物業公司的人在場,她顧及人多而隱忍不發,隨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回憶,我才知道在宏怡小區內,吐合提汗·阿不拉背后不知有多大的精神支撐。
吐合提汗·阿不拉住在宏怡小區15號樓,這棟樓上的20戶居民,除了維吾爾族,還有漢族、回族。他們原是烏市一家建材廠的職工,企業倒閉后紛紛下崗自謀出路,后來作為征遷戶住進了樓房。
原本是同事,現在又成了樓上樓下的鄰居,20戶居民的關系更密切了。平時誰家有困難,其他家庭都去幫忙,匯聚成一股力量。
然而,2005年的一天,吐合提汗·阿不拉家發生的不幸,讓所有人都束手無策。
聽吐合提汗·阿不拉的鄰居卡德爾·哈斯木講,那天,吐合提汗·阿不拉的兒子阿爾盼·買買提依明吃過早飯,像往常一樣出門上學。晚上,他聽到了吐合提汗·阿不拉夫婦焦急等待兒子回家的聲音,卻不見兒子放學回家,找到學校才知道兒子這一天根本就沒去上課,他們預感到事情不妙。
很快,15號樓的其他19戶居民都參與到了尋找阿爾盼·買買提依明的行動中,他們到火車站、汽車站等公共場所張貼尋人啟事,在小區附近四處打聽。
住在宏怡小區的烏市水磨溝區南湖北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聞聽此事后,主動把阿爾盼·買買提依明的照片送到了派出所。至今,在社區干部古哈爾·米吉提的辦公桌抽屜里,還保留著他的照片。
但時間越久,兒子回家的希望越渺茫。卡德爾·哈斯木猜想,阿爾盼·買買提依明很可能遇上了騙子,其他人也這樣認為,但他們又不敢說出來,擔心吐合提汗·阿不拉和丈夫心里難過。從此,他們約定,絕不在一起議論吐合提汗·阿不拉的家事,哪怕是背后議論。
吐合提汗·阿不拉的丈夫認為永遠找不到兒子了,郁郁而終。鄰居們擔心吐合提汗·阿不拉精神會崩潰,都把關注的目光投向她,有的安慰,有的幫她做家務。社區把她列為低保對象,每逢節日先慰問她家。
為宏怡小區提供物業服務的新疆華景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看到這種和諧景象后,也主動為吐合提汗·阿不拉家減免了物業費。在他們的眼里,一個居民小區是同進一個大門、同處一個院子的大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和諧了,他們才能更好地在這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