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九百多無物業老舊小區納入改造計劃
在烏魯木齊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人大代表圍繞無物業小區管理問題建言獻策,各區縣已開始對無物業老舊小區展開摸底調查。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年內將徹底解決無物業小區管理問題。
據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初步調查,今年需對900多個無物業老舊小區實施綜合改造,目前,全市摸底調查工作已展開,計劃1月16日結束。屆時還將制定詳細改造方案。
市人大代表、長江路街道辦黨工委書記呂新革說:“轄區內無物業的老舊小區很多,普遍存在規模小、設施老化、暖氣不熱等問題,管理難度非常大,亟需綜合改造。”
烏魯木齊無物業小區(院落)大都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企業兼并破產、基礎設施差、物業公司不愿管、居民不愿繳物業費等原因,成無人管理小區。
青年路洪福小區就是一個無物業管理小區,目前由方圓社區居委會托管。小區居民張勇說:“小區快20年了,管道都老化了,不是那爆管就是這漏水的,讓社區臨時托管也不是個事。”
人大代表和居民擔心的問題,也正是政府著力解決的事情。
此次無物業老舊小區改造,將包括配備物業管理用房、外墻保溫、管線管網改造、環境整治項目,以及居民反映強烈、急需改造的項目。
市人大代表、市委副書記、市長吉爾拉·衣沙木丁表示:“今年我們要集中財力、人力、物力,徹底解決無物業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將這個問題解決好,切實給老百姓創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首府從2011年開始對無物業老舊小區進行試點改造。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60個,約占改造任務的6.2%,投入改造資金1.83億元。 改造完后的小區主要采取物業公司進駐管理、社區代管、業主自管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