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報訊(記者逯風暴報道)隨著人工和材料成本大幅度增加,物業管理成本不斷增高,而物業服務收費卻沒有隨著各項成本的增加而增加,致 使一些物業企業因收不抵支而難以為繼。在烏市第十五屆人代會第三次會議上,張曉平等11名人大代表提交了“關于盡快建立健全我市物業管理服務價格機制的議 案”,建議以服務成本定價為基礎,建立物業服務價格和服務成本聯動機制。
目前,烏魯木齊市具有物業管理資質的企業550多家,實行物業管理的小區(大廈)、商業區、工業區等物業服務項目3500余個,物業服務建 筑面積達8800余萬平方米,物業服務從業人員3.5萬余人,服務近55萬戶家庭,約180萬人口,物業管理已成為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張曉平經過調研發現,由于物業市場的不夠規范、觀念片面、立法滯后、宣傳力度小,物業管理行業存在諸多盲區,企業發展緩慢,甚至在微利、持平乃至虧損的狀況下運行。
張曉平以新疆廣匯物業管理公司2009年經營狀況舉例,該公司當時共管理小區(大廈)67個,管理面積約757萬平方米,員工近4000余 人。2009年該公司管理小區物業費收費標準多層為0.30-0.60元/月·平米,高層為1.00-1.80元/月·平米,按平均值0.60元/月·平 米、收費率100%計算,全年物業費收入應為5450萬元,而全年各項費用支出為9332萬元,其中僅人工成本一項支出就達7000余萬元,全年經營虧損 高達3800余萬元,絕大多數小區入不敷出。
劉永等10名人大代表在提交的“關于促進我市物業管理行業規范發展的議案”中也認為,近兩年人工和材料成本大幅度增加使物業管理成本不斷增 高,而物業服務收費卻沒有隨著各項成本的增加而增加,致使一些物業企業因收不抵支而難以為繼,同時也使正常的物業服務質量大打折扣。同時,低工資和員工流 動性大等因素使物管企業用工荒愈演愈烈,特別是技術性員工轉行現象致使物業專業人員和操作人員嚴重缺乏。
張曉平建議,對物業服務收費實行動態管理,形成“質價相符”的收費機制,以服務成本定價為基礎,建立物業服務價格和服務成本聯動機制,確保物業服務收費標準與人力資源成本和物價指數同步增長,以保證服務價格真實反映服務價值,真正實現物業管理市場的等價交換原則。
張曉平認為,目前物業管理各方主體也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應引導業主從財產價值的層面理解物業管理,良好物業管理可以帶來不動產投資收益的增加,從而在理性上接受合理的物業管理價格。
不過,也要推行價格定期公示制度,確保價格公開透明,這有利于業主理解物業管理的真實價值,增強與物業服務企業的價格認同,降低價格沖突的風險。
張曉平建議,對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及老舊住宅小區等保障性住房的服務費標準適度上調后,中低收入業主難以承受的,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或給予物業服務企業一定的稅收優惠,以維持物業服務企業的正常經營,避免棄管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