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老舊住宅小區多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其規劃建設年代早,建設標準相對較低,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管線老化、設備年久失修、道路破損、樓體飾面脫落,節能保溫效果差等諸多問題。長期無人修繕、無人管理,環境臟亂,社會治安差,影響首府的社會穩定。
2011年以來,烏市市委市政府結合開展迎接亞歐博覽會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將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改造列為一項重點民生工作,利用3年時間,對全 市933個老舊小區進行了包括樓體、管網、設施的綜合改造以及環境美化工作,改造惠及30余萬各族群眾,得到社會各界群眾普遍好評。
這933個老舊小區包括:天山區312個,沙依巴克區314個,水磨溝區83個,高新區(新市區)84個,開發區(頭屯河區)9個,米東區129個,達坂城區2個,共有2334棟住宅樓,總建筑面積672萬平米,涉及60個街道、374個社區、9.79萬戶居民。
在具體改造過程中,實施節能改造的小區629個,總建筑面積485.6萬平米;供排水改造的小區234個,管線總長59398.5米;供熱管線改造的小 區177個,管線總長109108米;路面硬化125208平米;對75個小區進行了綠化、亮化;對120個小區配置了環衛設施;新建、改建物業管理服務 用房20座。
今年,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基礎之上,烏市將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接管服務的工作進程,全面落實老舊住宅小區接管服務工作,全力提升物業管理服務工作水 平。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的實際,采取“一區一模式”方式,逐步建立以市場運作為主,產權責任單位管理、業主自主管理、非盈利性管理服務機構管理等多種管理方 式并存的管理模式。
同時,將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制定老舊小區接管服務方案、收費標準,落實接管服務政府補貼和優惠政策、完善工作流程、建 立健全矛盾調處等相關配套制度,確保老舊小區改得好、管得住、服務到位。進一步培育、優化、完善物業服務市場環境,擴大物業服務覆蓋面,強化對物業服務市 場監督,提升服務企業、服務市場、服務群眾的能力,促進烏市物業行業上層次、上水平。